师范生学习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改进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近二十年来,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我国大量的师范院校也经历了综合化的改革[1]。结果是,很多经历了综合化改革的师范院校不仅升格为大学,开设了大量非师范专业,有些学校还更改了校名,由此产生的“师范非师”现象非常严重[2-3]。在这种情形下,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受到极为严重的影响。这不仅体现在师范生在校期间的学业投入程度偏低等方面[4],还体现在师范生的专业认同、身份认同和从教意愿上[5-9]。这种不良影响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巨大。时至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指出,我国“师范教育体系有所削弱”,并提出要“大力振兴教师教育”“严控师范院校更名为非师范院校”[10]。2018年2月11日,教育部等五部门又联合印发了《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要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水平[11]。2018年9月17日,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12]。这些意见和计划的出台充分表明了国家在新时代对教师教育的重大关切和高度重视。与此同时,这些意见也一再指出,今后要十分注重运用监督、检查和评估等手段来推动师范生培养质量建设不断向前推进。在寻求提升培养质量办法的有效途径中,学生满意度评估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种,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运用。随着高等教育评估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深入,人们越发认识到作为教学质量的某种外在表现,学习满意度应被视作教学质量评价的原点[13]。学习满意度测评理论与技术在其他发达国家已经非常成熟,得到了普遍运用。这些理论与技术也逐渐被研究人员引入我国高等教育系统[14-17],在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也为更多研究人员和管理部门所认识。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测评结果对评价主导者和利益相关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所谓大学生学习满意度,是指“大学生体验高等教育之后呈现出来的心理状态,来源于期望、过程和收获之间的相对关系,体现为一种价值判断”[18],包括大学生对就读高校学习生活中多个方面如教学活动、人际关系、环境设施等客观存在的一种主观体验。学习满意度是直观反映大学生对学习体验自我评价的指标集群,既能充分呈现大学生对于学习的评价,又极具直观性,能够反映出大学生学习满意状态度量的水平。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测评,能够对教与学过程形成及时评价,以此作为改进的依据,促进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提升大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正因如此,国内外高校都在积极开展大规模的有关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调查。对于师范生而言,提高师范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满意度,不仅有利于其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还可以增强他们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与幸福感,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充实稳定教师队伍。上述认识基本构成了本研究开展的背景和动力。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工具
本研究选用《中国教育心理测评手册》收录的《大学生学习满意度量表》作为本次测查的主要工具,由学业满意度、教学满意度和硬件设施满意度三个维度构成,共包括12个题项。采用Likert5点评分方式计分:1=非常不满意……5=非常满意。某个维度的分数越高,表示测评对象在这方面的满意度就越高。总量表的分数越高,表明测评对象学习满意度的总体水平越高。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测量学性能,可以在不同类型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使用[19]。本研究中的数据采用专业化录入软件录入,采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经检验,《大学生学习满意度量表》在本研究中的克隆巴赫(Cronbach Alpha)系数值为0.857,大于问卷设计和统计学家们提出的一份良好的量表或问卷其信度系数达到0.8的参考标准[20],表明该量表在本研究中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了弥补其他研究单纯采用封闭式问题收集资料进行定量分析时所具有的数据呈现、描述分析与解释枯燥、信息量少且单一的局限,本研究在研究设计上增加了新的元素和理念:除了采用封闭性问题收集经验数据外,还利用开放式问题“为了提升您在校期间的学习满意度和获得感,您觉得学校或老师在哪些方面要做出努力和改进?”来收集相关资料。最终以这种方式共收集开放性文字资料近1.5万字,其中部分文字资料以直接引用方式出现在研究结果部分,以与定量分析相互印证,相互补充。